被蜂子蜇后红肿、痒怎么办
被蜂子蜇后红肿、痒可通过冷敷、局部用药、口服抗过敏药物、观察全身反应及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蜂蜇伤通常由蜂毒中的组胺、透明质酸酶等成分引发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1、冷敷
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蜇伤处10-15分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缓蜂毒扩散,减轻红肿和疼痛感。冷敷时需避免冻伤皮肤,可间隔5分钟重复操作。若伤口残留毒刺,需用卡片刮除而非镊子夹取,避免挤压毒囊。
2、局部用药
可遵医嘱涂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每日1-2次缓解炎症。合并皮肤破损时可联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炉甘石洗剂摇匀后外涂有助于止痒,但不可用于溃烂皮肤。
3、口服抗过敏药物
若瘙痒明显或出现荨麻疹,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严重过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但须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4、观察全身反应
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全身过敏症状,此类情况可能与蜂毒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有关。既往有蜂毒过敏史者更易发生严重反应,需立即测量脉搏和血压变化。
5、就医处理
出现全身症状、蜇伤部位在头颈部或口腔、或单次被多只蜂攻击时,须紧急就医。医院可能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抢救措施,并监测心肌酶谱评估蜂毒对心脏的影响。
被蜂蜇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毒素扩散,穿着浅色衣物减少招蜂概率。局部红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化脓需排查感染。有过敏体质者建议随身携带预充式肾上腺素笔,夏季户外活动前可咨询医生进行蜂毒免疫治疗。日常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蜂巢时,应聘请专业人员操作。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