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
皮肤癌是一种发生在皮肤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三种常见类型。皮肤癌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遗传因素、免疫抑制、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新生物、溃疡、色素改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并遵医嘱进行手术切除、放疗或药物治疗。
1、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癌类型,多发生于头颈部等阳光暴露部位。肿瘤生长缓慢,早期表现为珍珠样结节或边缘隆起的溃疡,极少转移但可能局部浸润。发病与紫外线累积损伤密切相关,长期户外工作者风险较高。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Mohs显微描记手术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光动力疗法适用于浅表型,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可用于低危患者。
2、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起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好发于老年人群的曝光部位。典型表现为角化性斑块或菜花样肿物,可能伴随出血结痂。长期日光损伤、慢性炎症刺激是主要诱因,免疫抑制患者更易发生转移。早期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晚期需结合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困难部位,局部可应用氟尿嘧啶软膏,系统性治疗可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
3、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皮肤癌,起源于黑色素细胞。临床通过ABCDE法则识别不对称、边界不清、颜色不均、直径超过6毫米或进展迅速的皮损。遗传因素如CDKN2A基因突变显著增加风险,间歇性强烈日晒是重要环境诱因。早期根治性手术是关键,晚期需联合达拉非尼胶囊、曲美替尼片等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可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
4、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属于癌前病变,表现为粗糙的红褐色鳞屑斑片。长期紫外线暴露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生,约10%可能进展为鳞癌。冷冻治疗是常用手段,局部可应用双氯芬酸凝胶或5-氟尿嘧啶乳膏进行化学剥脱。光动力疗法能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日常需严格防晒并使用含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霜。
5、皮肤淋巴瘤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原发于皮肤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表现为顽固性湿疹样皮损。病因与慢性抗原刺激、病毒感染有关,病程中可能累及淋巴结和内脏。诊断依赖皮肤活检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窄谱UVB光疗适用于早期病变,晚期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或苯丁酸氮芥片化疗,靶向治疗可选择布伦妥昔单抗注射液。
预防皮肤癌需建立全面的防晒体系,每日使用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穿戴防紫外线衣物。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强烈日照,定期自查皮肤变化特别关注原有痣的形态改变。户外工作者应每半年接受专业皮肤科检查,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保持均衡饮食并补充维生素D促进康复,戒烟限酒以维持免疫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