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性皮炎症状
蚊虫叮咬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叮咬部位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或继发感染。蚊虫叮咬性皮炎通常由蚊虫叮咬时注入的唾液蛋白引发过敏反应所致,常见于暴露部位如四肢、面部等。
1、红肿
蚊虫叮咬后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红肿胀,可能伴随温热感。过敏体质者红肿范围可能超过叮咬点周围数厘米。轻度红肿可用冷敷缓解,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蜂窝织炎等继发感染。
2、瘙痒
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作为过敏原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剧烈瘙痒。搔抓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形成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盐酸西替利嗪片缓解症状。
3、疼痛
部分毒蚊叮咬可能造成刺痛或灼痛感,与唾液中含有麻醉和抗凝血成分有关。疼痛通常24小时内减轻,持续剧痛需警惕虫体残留或细菌感染,必要时需进行伤口清创处理。
4、水疱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表皮层分离形成透明水疱,常见于儿童或敏感人群。小水疱可自行吸收,大于1厘米的水疱需无菌穿刺引流。破溃后需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继发感染
搔抓破损后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液渗出、淋巴结肿大。确诊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伴发热者应及时就医。
预防蚊虫叮咬性皮炎需做好物理防护,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被叮咬后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过敏体质人群可备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清除家中积水容器,减少蚊虫滋生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