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怎么办
肝硬化吐血需立即就医,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药物止血、输血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处理。肝硬化吐血通常由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病变、肝癌破裂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是肝硬化吐血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内镜找到出血点后,可采用套扎、硬化剂注射或组织胶注射等方式止血。该方法能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止血效果较好,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药物止血
药物止血常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注射液、特利加压素注射液等,可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保护胃黏膜。止血过程中需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输血治疗
对于大量失血的患者需及时输血,补充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输血可纠正贫血,改善组织缺氧,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帮助止血。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4、手术治疗
当内镜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门体分流术、断流术等。手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术前需评估患者肝功能储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5、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肝内建立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分流道通畅情况,预防支架狭窄或闭塞。
肝硬化患者平时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低盐、高蛋白的食物,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严格戒酒,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家属需学会识别出血征兆,掌握基本急救知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