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出血和月经的区别
异常出血和月经的区别主要在于出血原因、周期规律性及伴随症状。月经是生理性子宫内膜脱落,具有周期性;异常出血则可能由妇科疾病、内分泌紊乱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表现为非周期性出血或经量异常。
1、出血原因
月经出血源于激素周期性变化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异常出血多与病理因素相关,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部分服用紧急避孕药或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也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
2、周期规律
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持续3-7天,出血量约20-80毫升。异常出血则打破这种规律,可能表现为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超过7天、月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甚至闭经后出血。排卵期出血虽属生理现象,但若频繁发生也需警惕黄体功能不足。
3、伴随症状
月经可能伴随轻度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生理性不适。异常出血常合并病理性症状,如剧烈腹痛、发热、异常分泌物提示感染;头晕乏力可能提示贫血;短期内体重骤变伴毛发增多需排查内分泌肿瘤。绝经后出血更需警惕子宫内膜癌风险。
4、出血特征
月经血呈暗红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和纤溶物质,不易凝结。异常出血可能呈现鲜红色大量出血、持续性点滴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凝血块增多提示月经过多。接触性出血常见于宫颈病变,带有恶臭味的出血多与感染或恶性肿瘤相关。
5、诊断方法
基础体温测定可判断是否排卵性出血,超声检查能发现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性激素六项检测评估卵巢功能,宫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内膜情况。对于绝经后出血或疑似恶性肿瘤者,需进行诊断性刮宫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量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异常出血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超过2片时需及时妇科就诊。日常注意会阴清洁,经期避免剧烈运动,贫血患者可适量补充铁剂与优质蛋白,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