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佝偻病症状有哪些
宝宝佝偻病症状主要有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鸡胸、X型腿或O型腿等。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多见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1、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早期典型症状,多见于3-6个月婴儿。表现为枕骨或顶骨后部按压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这是由于颅骨钙化不足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头颅畸形。
2、方颅
方颅表现为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形成方形头颅外观。通常在8-9个月龄时明显,是佝偻病进展期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可能伴有前囟增大且闭合延迟。
3、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指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呈串珠状突起,在胸壁两侧对称出现。这是由于肋骨前端软骨增生堆积所致,严重时可影响胸廓发育,导致胸廓畸形。
4、鸡胸
鸡胸表现为胸骨前突,形似鸡的胸脯。多因肋骨软化,在膈肌牵拉下胸骨代偿性前突形成。严重时可合并漏斗胸,影响心肺功能发育。
5、下肢畸形
下肢畸形包括X型腿或O型腿,多见于开始行走后的患儿。由于骨骼软化,在负重作用下逐渐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严重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或骨盆变形。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婴幼儿每日充足日照,母乳喂养婴儿应补充维生素D制剂,配方奶喂养需计算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是否达标。及时添加富含钙的辅食,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避免骨骼畸形加重影响生长发育。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