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是什么意思
腰椎骨质增生是指腰椎椎体边缘或关节突等部位出现异常骨性增生的病理现象,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一种表现。
1、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水分流失导致椎间隙变窄,椎体为代偿稳定性会在受力边缘形成骨赘。这类增生多伴随腰部僵硬感,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日常可通过游泳、热敷缓解症状。
2、机械应力刺激
长期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会使腰椎局部应力集中,刺激成骨细胞活跃形成骨刺。常见于搬运工人等职业群体,可能引发间歇性跛行。建议使用腰托分担压力,避免久坐久站。
3、炎症反应
腰椎周围韧带炎、滑膜炎等慢性炎症会释放促骨化因子,诱发邻近椎体骨质增生。这类患者常伴夜间痛醒,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抗炎药物。
4、代谢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时,可能引发异位钙化沉积。此类增生往往进展较快,需配合血钙检测,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
5、创伤修复
腰椎骨折或韧带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过度骨痂。这类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出现下肢放射痛,严重时需行椎间孔镜手术去除压迫。
腰椎骨质增生患者应保持规律适度运动,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并避免腰部受凉。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持续下肢麻木或大小便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