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后有排斥反应吗
心脏移植后可能出现排斥反应,但通过规范用药和定期监测可有效控制。排斥反应主要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三种类型。
超急性排斥反应通常在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由预存抗体引发,临床表现为移植心脏功能迅速衰竭。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1周至3个月内,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关,可能出现心悸、乏力、低热等症状。慢性排斥反应则呈渐进性发展,术后数月到数年均可发生,以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
现代免疫抑制方案已大幅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并定期进行心内膜活检和血液药物浓度监测。出现排斥反应时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进行冲击治疗。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进食葡萄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为宜。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记录每日体温、体重和尿量变化。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1次,之后每3个月复查1次,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等。出现胸闷气促、持续发热或体重骤增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