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瘙痒症如何治疗
老年性瘙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老年性瘙痒症通常与皮肤干燥、慢性疾病、神经功能退化、药物副作用、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保湿护理
老年性瘙痒症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较弱,需每日使用含尿素、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室内湿度维持在适宜水平。保湿能缓解因皮肤干燥引发的瘙痒,减少抓挠导致的继发感染。
2、外用药物
局部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控制炎症;非激素类如盐酸多塞平乳膏适用于神经性瘙痒。合并感染时可联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药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连续使用不超过规定周期。
3、口服药物
顽固性瘙痒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伴有焦虑或睡眠障碍者,医生可能建议小剂量加巴喷丁胶囊。需注意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加重老年人口干、便秘等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适用于广泛性顽固瘙痒,每周治疗数次,通过抑制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症状。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需评估患者光敏性及皮肤癌风险。光疗期间需加强皮肤保湿与防晒,避免与其他光敏性药物联用。
5、中医调理
血虚风燥证可用当归饮子加减,湿热蕴肤证可选龙胆泻肝汤,配合针灸取曲池、血海等穴位。中药熏蒸如苦参、地肤子煎液外洗可辅助止痒。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清热燥湿类药物损伤脾胃。
老年性瘙痒症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洁和搔抓,冬季减少沐浴频率。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A、E及必需脂肪酸。合并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若瘙痒持续加重伴皮损糜烂、发热等症状,需及时排查恶性肿瘤或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日常可选择燕麦浴、冷敷等物理方式缓解症状,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