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发作是什么症状
心肌炎发作时可能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发热等症状。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心悸
心肌炎患者常出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的心悸感,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时,心脏电传导系统可能受到影响,引发心律失常。轻度心悸可通过卧床休息缓解,严重时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
2、胸痛
胸痛多表现为心前区压迫感或刺痛,活动后加重。心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心包受累,产生胸膜性疼痛。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硝酸甘油片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警惕心肌梗死可能。
3、呼吸困难
心肌收缩功能下降会引起肺淤血,导致活动后气促甚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衰竭表现。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
4、乏力
全身乏力是心肌炎的常见非特异性症状,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有关。患者常描述为异常疲劳、轻微活动即感力不从心。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5、发热
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多伴有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但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心肌损伤。
心肌炎患者康复期间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新发胸痛、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