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结膜炎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0-11-2064373次浏览

急性结膜炎如何预防?预防是一种降低自身患病几率的最好方法,而急性结膜炎是由病毒传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眼部疾病,因此大家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做好预防急性结膜炎工作,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预防急性结膜炎的方式方法。

急性结膜炎如何预防:

1.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忌食辛辣食物及牛羊肉等也可有效预防急性结膜炎。

2.加强游泳池管理,红眼患者不得进入;游泳后应滴消炎眼苭水以防止感染

3.注意保持眼部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眼部分泌物,避免不必要的串门和聚会,少去公共场所可有效预防急性结膜炎。

4.急性结膜炎传染性强,如不重视隔离消毒可能造成流行。学校、托儿所等集体单位,更要积极做好有效预防急性结膜炎工作,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人人爱清洁,不用手揉眼,接触病人后要洗手;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面盆等应分开,并煮沸消毒。

急性结膜炎如何预防?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预防急性结膜炎的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急性结膜炎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结膜炎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相关推荐

03:01
戴隐形眼镜眼睛红血丝怎么消除
造成眼睛红血丝或异常分泌物增多,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一、结膜炎,这时应立即停戴隐形眼镜,并给与抗生素滴眼液,比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者是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滴,也可以用非甾体类的眼药水,比如普拉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每日3~4次,每次1滴,保持眼部清洁。二、角膜缺氧,可以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3次,以达到消除眼红的目的。如果出现角膜上皮的损伤,需要给予促角膜修复的药物对症治疗,可点贝复舒等眼药水,每天3~4次,促进角膜损伤的修复。
02:11
急性结膜炎传染吗
如果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结膜炎,有可能传染。急性感染性结膜炎患者,摸过眼睛之后,或者擦拭眼睛之后的手纸或者手帕,如果分泌物沾染到了物体或其它公共区域,其他人触碰到这些含致病菌的物质,然后触碰眼睛或揉眼睛,就有可能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传染性的结膜炎。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手卫生的情况,去了公共场合的区域,一定要及时的洗手。第二,避免用手接触到眼睛,这样第一可以避免致病物质的传染;第二可以避免由于揉眼睛,对眼部造成的二次的损伤。
02:09
什么是结膜炎
结膜炎是由于各种原因,有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或细菌的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眼部结膜的一种炎症,结膜包括球结膜和睑结膜,角膜周边发白的位置叫球结膜;把下眼皮或者上眼皮翻开发现的红红的部分叫睑结膜。当结膜出现炎症,这里面包括睑结膜或球结膜,就会造成结膜组织的充血,这样看上去双眼布满血丝,还会出现水肿,有可能睑结膜和球结膜都出现水肿,严重的水肿有可能会造成球结膜突出到眼外,那就是结膜炎的主要的表现。
过敏性结膜炎是什么
过敏性结膜炎是什么?相信大家对于过敏性结膜炎这种病症都不是非常的了解,因此预防起来也就非常的困难。那么为了使大家能够了解此病症且得到有效的预防,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过敏性结膜炎。
结膜炎怎么预防
结膜炎怎么预防呢?一般来说只要我们注意用眼卫生就可以很好的预防结膜炎。什么叫用眼卫生呢?首先我们的洗脸毛巾是要定期更换和洗晒的。我们要保证接触我们眼部的一些用具卫生,定期清洁。现今的生活大家的生活质量都高了,近视患者往往佩戴有角膜接触镜。一些不伴有屈光不正的患者还会戴美瞳。如果说您的镜片并不能很好的清洗的话都有可能导致结膜炎甚至角膜炎的出现。同时现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电子产品应用繁多。用眼更厉害了。长期的视疲劳也有可能导致结膜炎加重。熬夜、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加重结膜炎的症状。如果你想预防结膜炎的发生。首先就要有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清淡饮食、注意用眼卫生。如果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话要积极的控制基础性疾病。只要您做到以上这些就能很好的预防结膜炎。
语音时长 01:33

2020-10-20

65394次收听

结膜炎会复发吗
结膜炎及及时进行规范、系统性治疗,复发率较较低。但是治疗不彻底、护理不当、再次感染,结膜炎可再次发作。
结膜炎严重吗
结膜炎属于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由于微生物感染或物理性刺激所致,一般不太严重。但是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诱发其它眼疾、影响视力。
眼睛结膜炎怎么办
眼睛出现结膜炎可能是刺激性物质,过敏源,病毒或者细菌造成的,当出现结膜炎以后可以使用凉茶膏,盐水溶液,蜜糖,胶体银滴,芦荟凝胶等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达到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怎么预防结膜炎
结膜炎如何预防:结膜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它引起的不适感也比较明显,很多结膜炎会有传染性。很多朋友都很关心结膜炎如何预防,通常关心的预防主要是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有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不管是细菌和病毒,传染方式都是接触传播,而不是危言耸听认为,看了红眼病的病人看一眼就会得红眼病,一般看一眼是得不上红眼病的。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通常情况下是和得了红眼病的病人互相接触,比如握手或者是接触了他用过的东西,然后你又没有洗手,就用手去摸自己的眼睛,这时候就会得上红眼病。所以预防红眼病的主要措施还是勤洗手。尤其是摸眼睛之前要把手洗干净,这样是能够最大程度的预防红眼病。还有一些不是红眼病的结膜炎,比如说过敏性结膜炎,这个是无从预防的,可以在过敏季节,比如说过敏性结膜炎会在春天发作,这时候春天要注意少出门,出门的时候带上防护眼镜、戴上口罩,对预防过敏性结膜炎有一些作用,但是其它类型的结膜炎已经很少能够预防。注意生活习惯,比如说注意用眼卫生,别过度用眼,注意好好休息,别熬夜,可能对预防结膜炎也有一定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9

2020-02-26

57214次收听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周期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随着季节交替自动好转复发,其他类型结膜炎要长期用药治疗。过敏性的结膜炎有不同类型,如季节性过敏、常年过敏、特应性角结膜炎、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以及巨乳头性的结膜炎,都属于过敏范畴。不同过敏对过敏反应过敏原不一样,恢复时间也不一样。一、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是在一定季节对某些花粉产生的过敏。一旦季节过去,症状会好转。但再次接触过敏原,症状会复发。因此患者在过敏季节可能要持续用药一段时间;二、对于常年过敏,过敏原相对比较宽泛。是常年存在物质,如尘土、螨虫,过敏症状持续不愈,要持续用药物预防;三、如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会对某些药物产生反应。如巨乳头性结膜炎因为戴隐形眼镜引起,隐形眼镜摘掉,巨乳头性结膜炎好转;四、特应性春季卡他,致敏原不明确,无法预防,也需要长期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6

66592次收听

结膜炎手术方法
一般来说,结膜炎出现之后,往往并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来说就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所以如果出现结膜炎,千万不要认为通过手术就能够治疗好,这个往往需要尽快的去医院就诊,看看具体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一定要对因对症的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性的结膜炎往往需要用一下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而如果是过敏性的结膜炎,往往需要用一下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或者是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当然还可以用一下激素类的眼药水或者眼药膏;如果是病毒性的结膜炎,往往需要用一下更新洛韦眼用凝胶或者阿昔洛韦滴眼液,平时一定要重视眼部的健康,一旦出现结膜炎症反应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因为很多类型的结膜炎往往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积极的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干眼症,角膜炎或者是泪囊炎。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0

65819次收听

红霉素眼膏有激素吗
红霉素眼膏有激素。红霉素眼膏的主要成分是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属于一种广谱抗生素类的眼药膏,里面不含有激素。对于眼部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杀灭多种细菌。当眼睛出现结膜炎,角膜炎或巩膜炎时,都可以局部应用红霉素眼膏,起到抗感染的治疗效果。红霉素眼膏不含有激素,所以长时间应用红霉素眼膏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也不能滥用抗生素眼膏,长时间滥用的话,会导致局部菌群失调,引起不好的副作用。并且眼膏制剂中含有防腐剂,长时间应用对眼表泪膜功能有一定损害,导致眼睛干涩等不适。所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0

60141次收听

02:10
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
结膜炎的感染病菌分为很多种,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不同的病原菌感染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结膜炎是红眼病,红眼病具有很强烈的传染性,需要及时对症治疗。临床上结膜炎的治疗以眼药水为主。如果是细菌性感染,一般以广谱的抗细菌眼药水为主,少量多次的频繁点药,同时注意用药时不要把眼睛捂上、包上,否则会导致细菌繁殖的更厉害。如果是病毒性感染,比如腺病毒感染,抗细菌的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病毒,一般以应用抗病毒的眼药水为主。
02:14
结膜炎多久能好
结膜炎可以分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当发生急性结膜炎或者当其它结膜炎的时候,需要尽早进行药物干预,用药具有针对性,比方眼睛局部应用眼药水为主,不需要大量的全身应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如果进行药物干预治疗,一般的病程两到三周就会完全恢复。但是如果发生结膜炎后,进行一些不恰当的治疗,比方说给予不恰当的热敷、冲洗,或者用其它的药物熏蒸等等,可能会干扰结膜炎正常有效的治疗和病程。所以在临床上急性结膜炎的病程延长甚至延续两个月,这往往都是不恰当的治疗造成。
色甘酸钠滴眼液注意事项
患者在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时需要合理用药,每次滴1~2滴,每天最多滴4~6次;除此之外,患者在使用前后都需要洗手,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还应该注意药物的保质期,如果开封太长时间,建议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