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类风湿能打新冠疫苗吗

24672次浏览

新冠疫苗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用于3周岁以上的人群,其注射禁忌人群较多,在接种前应详细评估个人身体状况,确定满足注射要求后接种。而类风湿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非疾病发作期,服药期间,可正常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类风湿是国内高发疾病,很多患者对于能否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这个问题,都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多数人都担心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否会影响自身身体健康。那么类风湿能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吗?

1.类风湿能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吗

类风湿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其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在治疗疾病时,会采用免疫抑制剂缓解不适感。但若处于疾病发作期,或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前,曾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应暂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病情稳定且不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可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哪些情况可以暂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当接种者不满3周岁以上,曾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以及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比如急性过敏反应休克、晕厥、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湿疹等。其次,若伴有发热症状,患有急慢性疾病,以及惊厥、癫痫、心脑血管疾病,或是曾诊断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白血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者,都应暂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相关推荐

什么是加强针
加强针是指在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再次接种,以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方法是接种新冠疫苗,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种,在预防和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现阶段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接种两针,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1针,对完成全程免疫接种6个月后的18岁及以上人员再接种一针以提升抗体水平。六个月后再次接种的这一针就叫做加强针,主要作用是使已经逐步减少的中和抗体快速增长或反弹,从而使疫苗的接种效果更好。
婴儿打预防针后发烧是怎么回事
婴儿打预防针后发烧是属于打完预防针后的常见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婴儿打预防针后发热,是一种正常的疫苗反应,这是由于疫苗注射到婴儿体内后,调动免疫系统产生了抗体,这个过程会引起发热。婴儿打完预防针后,发烧一般出现在注射疫苗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四十八小时,体温多数是在38.5℃以内的低热,一般也不会出现高热。如果婴儿打完预防针以后,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玩耍和吃奶等不太好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婴儿打预防针后发烧是属于常见的疫苗反应,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用过度的担心,如果婴儿没有其他不适的反应,可以先在家中居家观察,并且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物理降温,通常低烧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恢复到正常体温。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有用温热水擦拭全身来散热、给婴儿多喝一些温的热水,可以补充水分,利用排尿和出汗来进行退热。打完预防针后,当天一般不建议给孩子洗澡,避免出现着凉等情况,把感冒发烧和打疫苗发烧所混淆。一旦孩子出现发烧情况,家长要记得密切关注体温的变化,避免高热造成小儿的惊厥,同时也注意观察小朋友喝奶、玩耍的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就诊,以免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而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35

2021-11-05

70886次收听

两针疫苗能预防德尔塔病毒吗
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证明,两针疫苗能一定程度上预防德尔塔病毒感染。德尔塔病毒株目前正成为全球主要的流行病毒株,研究发现,德尔塔病毒株比其他几个确定的变异株的传播能力更高,比过去的原毒株传播能力提高了百分之百,但德尔塔病毒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相似,所以现有疫苗仍是有效的。最新的《柳叶刀》研究数据发现,目前的疫苗对德尔塔病毒的有效性虽有下降,但作用还是十分显著,比如辉瑞疫苗对德尔塔病毒的保护率为79%,牛津的阿斯利康达60%,因此对付德尔塔病毒感染还是继续接种新冠疫苗。
语音时长 01:23

2021-10-15

72634次收听

02:53
打预防针后洗澡了怎么办
打完预防针没有超过二十四小时洗澡,一般不会有大问题。预防措施就是洗完澡以后,尽快的保持局部干燥,做消毒处理,尽量避免细菌感染。相对来讲比较少见的情况是造成了局部的感染,如果只是局部感染,没有形成脓肿,可以局部或全身的应用抗生素,局部消毒后可用百多邦、红霉素眼膏涂抹类抗生素,做局部抗炎治疗。可以口服或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来治疗感染。如果局部形成脓肿,需要局部麻醉以后做切开引流,把脓液放出来,放纱布条,彻底的换药处理,逐步促进伤口的愈合。
大人打流感疫苗有什么禁忌
大人打流感疫苗的禁忌,如果谈到禁忌,实际上对流感有比较大的反应,或者有情况不能打流感疫苗的,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患者对流感疫苗过敏,既往,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打疫苗就会出现过敏,这种情况就禁忌打流感疫苗。实际上在疫苗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疫苗都是可能在蛋类中繁殖,所以有一些对鸡蛋过敏的人,就一定不要接触打疫苗,防止出现比较急的过敏反应。第二种情况是短时间之内的禁忌,而不是对疫苗过敏的终生禁忌,短时间的禁忌就是患者在急性的发热过程中,比如本身就已经感冒、发热,这时候人体机体的免疫力都来应对感染的病毒,如果这时候再接触疫苗带来新的病毒抗原,那治疗感冒的情况可能会受到影响,感冒治愈的时间可能会拉长,甚至会加重感冒的症状,这时候是短期的禁忌。第二种情况是其他的病毒感染,比如格林巴利病毒感染期间,都避免接触流感疫苗,还有一种,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时候,都是禁忌的。
语音时长 02:01

2021-06-25

91508次收听

02:48
13价肺炎第一针最晚什么时候打
13价肺炎疫苗推荐常规的免疫接种程序是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月龄的时候进行三针的基础免疫治疗。而第一针最晚可以在宝宝出生之后,半岁左右的时间进行接种,同时要注意接种疫苗以后要保暖避免受凉,同时没有接种的婴幼儿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一定要给宝宝要加减衣物,同时要注意给宝宝多喂一些温开水,同时提倡母乳喂养。
02:51
打肺炎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另外在日常的看护中,就需要每天测体温,至少测1周,其次还需要注意,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进食一些绿叶的蔬菜以及水果、富含有VC的食物,此外还要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也会出现体温的上升,另外打完疫苗以后剧烈运动,也会有可能出现不适的反应。所以在打完疫苗以后,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其次打完疫苗以后,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打完疫苗以后出现感冒,这个时候可能不太好界定,打完疫苗以后出现的发热,还是感冒以后引起的发热,会影响诊疗。
03:31
疫苗的副作用
注射疫苗之后会出现正常的反应,一般是局部反应,比如轻度的肿胀或者是疼痛,在注射部位处,接种疫苗之后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体温一般都会在38.5℃以下,会持续1-2天,这样的情况都属于正常反应。异常反应指的是局部感染会形成无菌性的脓肿。还有的人会出现晕针,甚至疫病。部分人还会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更严重的还有过敏性休克等,一旦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的时候,要求患者应当立即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者是糖水来缓解症状,与此同时要立即请医生,做紧急的对症处理。
拉稀能接种新冠疫苗吗
腹泻期间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应先采用止泻类药物治疗后,再接种新冠疫苗。注射新冠疫苗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及危害,可放心接种,但因个体差异性,少部分人会存在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正常会在2~3天内自行恢复,持续没有好转者,需就医治疗。
骨结核患者能打新冠疫苗吗
骨结核患者注射新冠疫苗前,需要详细评估个人体质和病情,确定个人是否符合接种条件。一般处于疾病急性发病期或患有严重基础代谢性疾病,应暂缓接种。接种疫苗前应携带好个人证件,做好个人防护,并积极告知医生过往病史及服药史。
刚退烧能打新冠疫苗吗
刚退烧属于病情不稳定状态,注射新冠疫苗可能会影响疫苗产生相应的主动免疫反应,且易加重身体不适症状,建议等身体痊愈后接种。同时患有特殊疾病者或不了解疫苗禁用人群,在接种前应提前告知自身健康状态,通过医生的详细评估,确定是否符合疫苗接种条件。
02: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多卧床休息、症状减轻或是消失后可腰背肌锻炼,平时要注意坐姿和避免受凉。一、以休息为主。多卧床休息,但要注意睡硬板床,对症状改善会很有帮助。下地时应该带上腰围,建议戴硬一些的腰围,对腰椎有稳定的作用,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二、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可做腰背肌锻炼。初期的时候可以做五点支撑,后期可改成小燕飞的锻炼的方法,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反复发作。三、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势。坐时要腰板挺直,避免哈腰的坐姿。尽量避免弯腰动作,如在搬运重物时弯腰运动。这种姿势会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四、避免受凉。受凉也是诱发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
脊灰疫苗的接种禁忌
脊灰疫苗的接种禁忌有:1.对乳制品过敏或者是上一次服用脊灰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2.免疫缺陷或者是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3.长期发热,免疫力功能受损或者正在应用一些药物,比如说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抗癌药物;4.发热腹泻,处于急性传染病期间。
语音时长 01:48

2018-09-29

57389次收听

哪些人不能打百白破疫苗?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属于过敏体质的婴儿不能接种百白破疫苗,婴儿处于发热期或者急性疾病及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应暂缓接种。疫苗进入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排异反应,故打疫苗后要严密观察孩子的情况变化。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43

2018-09-29

58956次收听

hpv疫苗有必要打吗
据2015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在女性特有的肿瘤中,宫颈癌位居第二,仅次于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据资料,目前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由20年前的54岁,提前到45岁。2015年国内宫颈癌新发病例估计9.89万例,死亡人数3.05万例。那么hpv疫苗有必要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