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呢
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用于细菌性中耳炎局部治疗,能直接作用于外耳道及鼓膜区域。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分泌物,避免药物接触眼睛。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以促进吸收。
2、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适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治疗。细菌感染可能伴随耳痛加剧、发热等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3、鼓膜穿刺
对于鼓室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引流。该操作能缓解耳闷胀感,改善听力下降,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
4、鼓膜置管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可考虑置入通气管,平衡鼓室内外压力。手术时间约15分钟,置管后6-12个月多数可自行脱落,期间需定期复查防止管腔堵塞。
5、生活护理
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适当提升枕头高度有助于减轻夜间耳部充血不适。
治疗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反应。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耳道流脓、眩晕或面瘫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复诊,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观察体温变化并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