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外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苦参外用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抗菌消炎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疥癣等皮肤疾病。
1、清热燥湿
苦参性寒味苦,外用可清除皮肤湿热,改善因湿热引起的皮肤红肿、渗出等症状。适用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湿热型皮肤病。使用时可将苦参煎汤湿敷或配伍黄柏、地肤子等药物制成洗剂。
2、杀虫止痒
苦参所含的苦参碱等生物碱成分对疥螨、阴虱等寄生虫有杀灭作用。临床常用于疥疮、阴虱病等寄生虫性皮肤病,可与百部、蛇床子等配伍制成酊剂外涂。
3、抗菌消炎
苦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对于脓疱疮、足癣等细菌或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可用苦参配合金银花、土茯苓煎汤外洗。
4、收敛固涩
苦参能减少皮肤渗出液,促进创面干燥结痂。适用于糜烂型足癣、溃疡性皮肤结核等伴有渗出的皮损,常与五倍子、明矾等收敛药物配伍使用。
5、抗过敏
苦参可通过抑制组胺释放缓解皮肤过敏反应。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与地肤子、白鲜皮等组成复方制剂外用。
使用苦参外用制剂时需注意,皮肤破溃处应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药液,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治疗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皮肤灼痛、红肿加重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清洗患处,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使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单一苦参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