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是什么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等多个器官。红斑狼疮主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等类型。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常见的类型,可影响全身多个系统。患者可能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关节肿痛、发热、乏力等症状。肾脏受累时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有关。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羟氯喹片等药物。
2、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累及皮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斑块,表面有鳞屑,常见于面部、头皮等暴露部位。皮损愈合后可能留下萎缩性瘢痕。盘状红斑狼疮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有关。治疗以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为主,严重时可口服羟氯喹片。
3、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常见于躯干和四肢。皮损对光敏感,日晒后加重。该型红斑狼疮可能与抗Ro/SSA抗体有关。治疗需避光,可使用羟氯喹片,局部可外用他克莫司软膏。
4、药物性红斑狼疮
药物性红斑狼疮由某些药物诱发,常见诱发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肼屈嗪等。症状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较轻,停药后多可缓解。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痛、发热、皮疹等症状。治疗主要是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5、新生儿红斑狼疮
新生儿红斑狼疮是由于母体自身抗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所致。患儿可能出现皮肤红斑、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肝功能异常等表现。皮肤症状多在6个月内自行消退。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严重心脏受累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
红斑狼疮患者应注意防晒,避免日晒诱发或加重皮疹。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发热、皮疹加重、关节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育龄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计划妊娠,孕期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