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兴奋的四个时期
心肌兴奋的四个时期包括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易颤期,是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的重要特征。
有效不应期是心肌细胞在动作电位开始到复极至-55毫伏之间的时间段,此时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能引发新的动作电位。相对不应期出现在复极至-55毫伏到-80毫伏之间,此时需要高于阈值的强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超常期发生在复极至-80毫伏到-90毫伏阶段,此时低于阈值的刺激即可诱发动作电位。易颤期位于复极完成前30毫秒内,此期心肌兴奋性恢复不均,容易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这四个时期的划分与钠通道、钾通道等离子通道的状态变化密切相关。有效不应期对应钠通道完全失活状态,相对不应期反映钠通道部分恢复,超常期与膜电位接近阈电位相关,易颤期则与复极离散度增大有关。临床上抗心律失常药物常通过延长有效不应期发挥作用,而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易颤期。
了解心肌兴奋的四个时期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运动建议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吸烟者应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维持心肌电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