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变窄的原因
气道变窄可能由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异物、喉头水肿、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症状。
1、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原刺激、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与长期吸烟、职业粉尘暴露、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常伴有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急性加重期需遵医嘱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氨茶碱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同时需戒烟并避免呼吸道刺激。
3、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多见于儿童误吞小物件或成人进食呛咳,可能导致局部气道机械性狭窄,突发剧烈呛咳、面色青紫甚至窒息。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严重者需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避免使用拍背等错误方法。
4、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常见于过敏反应、感染或外伤,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急性过敏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感染性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
5、肿瘤压迫
甲状腺肿瘤、纵隔肿瘤或肺癌可能通过外部压迫导致气道狭窄,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改变等。需通过CT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可临时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缓解气道分泌物阻塞。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或佩戴防护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过敏体质人群应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出现不明原因气促或喘息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呼吸内科,进行肺功能或影像学检查。儿童出现突发呛咳需立即就医,不可盲目用手指抠挖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