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长了一个包一碰就疼怎么回事
耳朵里面长了一个包一碰就疼可能与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炎、耳部淋巴结炎、外耳道湿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挖耳损伤或细菌感染导致。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触碰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黄色脓头形成。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涂,严重时需切开引流。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内积聚油脂分泌物。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压痛,可能破溃流出豆腐渣样物质。未感染时可观察,感染时需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必要时手术切除。
3、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游泳、挖耳后。症状包括耳道肿胀、触痛、瘙痒或渗液。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严重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
4、耳部淋巴结炎
耳周淋巴结炎多继发于头面部感染,表现为耳周质地较硬的疼痛包块,可能伴随发热。需针对原发感染治疗,如扁桃体炎可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同时局部热敷促进消退。
5、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与过敏或慢性刺激有关,表现为耳道皮肤红斑、丘疹、渗出,触碰时疼痛。应避免抓挠和接触过敏原,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硼酸洗液湿敷,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保持耳道清洁干燥,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出现耳部包块时不要自行挤压,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疼痛持续加重、伴随发热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感染扩散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