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右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是否严重需结合梗塞范围及临床症状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度脑血管病变,但需警惕潜在风险。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主要由高血压性小动脉病变、糖尿病微血管损伤、血脂异常导致血管壁增厚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轻度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当梗塞灶直径小于15毫米且位于非关键功能区时,通常不会造成显著功能障碍,通过规范用药和危险因素控制可获得较好预后。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以及尼莫地平片改善脑循环,多数患者在1-3个月内症状可明显改善。这类患者日常需重点监测血压血糖指标,避免吸烟饮酒等血管损伤行为,同时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若梗塞灶累及内囊后肢运动传导束或合并多发腔隙灶时,可能出现持续性偏瘫、构音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这类情况需考虑进展为血管性痴呆或再发脑卒中的风险。临床需通过弥散加权磁共振评估新鲜病灶,对合并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患者可能需联合利伐沙班片抗凝治疗。反复发生的腔隙性梗塞往往提示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需进行脑血管储备功能评估。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低盐低脂饮食配合规律作息。出现新发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时应及时神经科就诊,必要时完善灌注成像检查评估脑血流代偿情况。长期服用二级预防药物期间须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