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原因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撞击、重复应力损伤、病理性骨折、高龄等因素引起。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引发骨折。患者通常伴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可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日常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2、外伤撞击
直接暴力撞击如跌倒、车祸等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诱因。外力作用于大转子区域时,容易造成该部位骨折。患者会出现局部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需通过X线或CT检查明确骨折程度,轻度骨折可采用牵引固定,严重骨折需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3、重复应力损伤
长期重复性负重或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股骨粗隆间应力性骨折,常见于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早期表现为运动后腹股沟区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核磁共振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制动休息为主,严重者需石膏固定6-8周。
4、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转移癌等疾病会破坏骨骼结构,轻微外力即可导致病理性骨折。患者可能伴有体重下降、夜间痛等症状。需进行全身骨扫描、病理活检等检查,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固定。
5、高龄因素
老年人因肌肉萎缩、平衡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且多伴有骨质疏松,更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典型表现为患肢外旋短缩畸形。预防重于治疗,建议加强平衡训练,居家安装防滑设施,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
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需从多方面入手,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增强骨骼强度,居家环境要消除绊倒隐患,雨天外出使用防滑鞋具。饮食上保证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1000mg,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已发生骨折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恢复关节活动度,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术后三个月内建议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