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抽动症怎么治疗

26651次浏览

抽治疗抽动症一般通过中医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家庭护理治疗。

1、中医治疗:小儿抽动是由于肝脾肾等人体脏器的功能发生失调引起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是肝功能的失调,造成风、火、痰、湿等代谢异常,在体内出现积聚导致该病。所以治疗关键就在于合理恢复肝、脾、肾等脏器的正常功能,调理人体的风、火、痰、湿。因此中草药是首选的抽动症常见治疗方法,既可以治愈病症,又不会带来毒副作用

2、西药治疗:西药治疗抽动症主要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西药治疗容易引起异常反应,造成患儿动作迟缓,对孩子成长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不要用西药治疗。

3、针灸治疗:此类方法要慎用,抽动症患儿年龄还很小,容易产生恐惧,以免起到反作用,尽量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才能彻底控制病情。

4、家庭护理治疗: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饮食,抽动症儿童也应该从小养成起居的生活,家长要更加耐心的训练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在心理上应该给予孩子安慰,因为抽动症的儿童会受到其他人的冷落和嘲笑,更多的是父母的帮助,重建孩子的生活的自信,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家长要让孩子多注意休息,保证孩子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希望大家及时了解,抽动症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很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再针对性治疗。

相关推荐

02:53
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临床治愈的患者主要体现在,运动性的抽动和发声性的抽动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且孩子的工作学习没有受到影响,这时就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了。但是对于抽动症来说,在遇到一些应激事件,如孩子学习比较紧张,考试前,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孩子感冒,往往好多已经痊愈的孩子,又会再次的出现挤眉、眨眼、咧嘴的症状。所以对于抽动症的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患儿一定要注意给其减压,保持心情的舒畅,要保证孩子有合理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的兴奋,做好日常的调护,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抽动症和多动症是否一样
抽动症和多动症完全是两个疾病,抽动症是以面部,或者颈部、躯体的一部分肌群不自主的抽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而多动症主要是表现在注意力缺陷,不能够集中于某一件事情,或者集中写作业、集中听课,而是注意力缺陷,导致前头戳同学,后头弄弄,一会挠挠头,一会啃啃手,这是多动症的表现。多动症主要是注意力的缺陷,而抽动症主要是是无法控制的肌肉的抽动为主要表现。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疾病,而且治疗的方法和诊断的标准都有非常极大的不同,根本的不同,所以治疗的手段也是不同的,所以诊治这两类疾病,但是都属于小儿的神经精神类的疾病,都是需要专业的神经精神科的医生,来进行评估决定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09

2021-06-25

73539次收听

抽动症怎么办才好
许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千万不可大意,当出现一些疾病问题时需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才行,就拿抽动症这种病来说吧,家长们应该多多了解,那么抽动症怎么办才好呢,下边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得了抽动症对小孩子危害有多大
抽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危害肯定是很多的,孩子年龄还小,免不了被其他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嘲笑,因而受到其他孩子的冷落,这就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在临床上,往往把抽动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抽动症三种,那么,得了抽动症对小孩子危害大吗?
抽动症的护理方法有什么
很多的孩子都受到了抽动症的侵扰,所以我们不得不对此病加以研究,这样才能够尽量避免此病的威胁,专家说,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严重,所以提醒大家,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护理工作,下面是抽动症的护理方法。
抽动症饮食新目标是什么
患上抽动症的人,往往在临床上的症状很明显,此病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不过对于此病,除了药物的治疗之外,还有一些食物对患者都有一些好处,科学的饮食加上药物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抽动症饮食新目标,真的有利用病人的康复。
抽动症的基本检查有什么
我们身边的抽动症患者很少,但是并不能否认此病对我们患者,所带来的危害,专家说,要及时对抽动症患者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有利于更进一步地了解病情,并针对病情制定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抽动症的基本检查,希望能帮到大家。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应该怎么办
孩子出现抽动症,有的时候它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比如说有一次给孩子看感冒的时候,医生发现孩子有抽动症,医生就给他开玩笑说,“我说你等感冒好了以后再过来看看”,为什么?我说“孩子好像有抽动”,这家长就很不高兴,他说医生才有抽动,说明家长对这个不认识,没有意识到抽动症对孩子的危害。有些孩子在课堂上挤眉弄眼,抽动症发作,挤眉弄眼的肢体不自主活动,往往有老师觉得他是淘气,不好好上课,给予批评,甚至告家长,家长不认识的话,给孩子打骂,给孩子有压力。这都是那种家长和社会对这个病都不认识。这种会给孩子造成第1个孩子因为家长高压,孩子本身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的,它不能控制的,他一紧张可能加重他的病情。然后因为家长老打骂,老师老批评,不利于孩子的生理发育,孩子经常会自卑。所以抽动症的治疗医生不光是要药物的治疗,很重要的一方面,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的来配合,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正能量的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康复。
语音时长 01:56

2020-03-12

60592次收听

怎么预防抽动症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过敏有关,也可能跟生活习惯,比如电子产品、玩游戏、玩电脑,然后看手机时间太长,一些刺激性的影视作品对孩子的刺激有关。其他的饮食因素,有些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尽量避开它。但一般的来说,那些刺激性太强食物以及味道太浓的,比如太甜的、太腻的、油炸的这些食物要少吃,然后对一些过敏食物的话经常避开。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究竟是哪些原因,现在都还没有达成共识,有很多假设。作为患者来说,首先是要认识这种疾病,如果孩子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是不卫生的,首先它影响孩子的视力,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然后时间长了也可能诱发抽动,因为临床发现有些孩子就有这个问题,长时间的玩游戏,长时间的玩手机。可能有一些家族方面问题,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有些孩子奶奶说孩子爸爸以前小时候也有这个毛病,是一些没有得到儿科专家共识的一些原因,现在医生正在寻找这些原因。如果孩子以前有过这种表现,要做好孩子的饮食调理和衣服保暖,预防感冒,预防疾病这方面的努力,该打预防针的打预防针,该增加衣服要增加衣服,预防感冒,提高孩子的机体抵抗力,这样也是一种预防它复发的一些必要的措施。一般的来说,那些刺激性太强食物以及味道太浓的,太甜的,太腻的,油炸的这些食物要少吃,然后对一些过敏食物的话经常避开。
语音时长 02:56

2020-03-12

55906次收听

抽动症如何医治
抽动症可以使用氟哌啶醇、硫必利、舒必利、可乐定或可乐定贴片药物。中医方法治疗,平肝熄风的药,比如有羚羊角、白芍,还有动物类的药,全蝎、蜈蚣,有息风止痉的作用。当然平肝熄风时还用柔肝的药,比如养血柔肝,滋阴柔肝,补肾柔肝。中医认为有抽动障碍的病因一般与心和肝有关系。因为中医认为心主神智,肝主风,病肝风性是动摇的,所以中医认为抽动的孩子都属于有肝风,有肝风内动的情况。所以,肝风内动引起的是动摇、抽动、发声等症状。另外,中医讲肝和脾的关系,肝旺就可以克脾土,反过来要是脾虚肝就旺,所以通过健脾来益肝。有时候会根据小孩子吃饭的情况、面色、体力,通过健脾益气来益肝。另外同时始终要注意心神的调节,如果心气虚的,是补心气,养心血;如果是心火旺,扰心神的,就会用清肝火,宁心安神,用方面的药来治疗,也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辩证治疗。
语音时长 02:27

2020-03-09

57978次收听

抽动症不治可以自愈吗
抽动症不治有可能自愈。如果病情较轻,家里环境、学校环境较好,孩子性格比较开朗,没有其他共患病,随着年龄增加能自愈。但自愈概率大约是50%左右,还有50%左右不能自愈,需要治疗。抽动症可能对孩子今后自信心有损伤,孩子该坐时坐不住,该正常发言时抽动、紧张,对的生活质量、今后工作都有影响,所以应积极去治疗。
语音时长 01:24

2020-03-09

58769次收听

02:52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是以肢体不自主的抽动或者伴有语言性抽动,比如骂人、发脾气、大喊大叫、嗓子发声等,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儿童以及成人临床上都会发生抽动症。有颜面部的抽动,如挤眉弄眼、抽鼻子、努嘴、摇头晃脑、耸肩等,可以伴有肢体的不由自主的抽动,或者腹部的抽动。同时患者表现为脾气急,任性,注意力减退,学习下降等。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抑郁、自卑等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
04:30
抽动症并发症如何控制
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控制抽动症并发症。抽动症可以合并多动症,焦虑症,孤独症,甚至恐惧。一、焦虑症。治疗上主要是心理治疗,家长和老师多鼓励,少给压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缓解焦虑。二、孤独。学校要帮助孩子调节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多一些社会交往,来缓解孩子的孤独症。三、恐惧。一般采取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协会活动,来和同学之间建立起正常的活动空间,可以缓解症状。四、注意力减退。适当的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另外还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03:12
抽动症怎样医治
抽动症可以从中医清心、平肝、熄风和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从西医的角度,一般使用氟哌啶醇、硫必利、舒必利、可乐定或者可乐定贴片这些药物。从中医的角度,认为抽动障碍一般与心和肝有关系。中医认为心主神智,肝主风。动摇、抽动、发声等症状与肝风内动有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神志比较涣散可能与心有关。在平肝熄风的时候还要柔肝,如养血柔肝、滋阴柔肝、补肾柔肝。中医讲肝和脾的关系,肝旺就可以克脾土,所以中医通过健脾来益肝。中医治疗根据孩子不同情况做不同辩证治疗。
01:23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称抽动障碍,起源于儿童时期,有些患者是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抽动症表现是一种不自主的、快速的、反复的肌肉抽动。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程,分为短暂性的抽动障碍和长期的抽动障碍。有些病人有慢性的抽动障碍,病人在慢性抽动障碍中,伴随喉部发生抽动障碍。还有病人属于多发性抽动症,除眼部抽动还有鼻子、嘴的抽动,甚至出现肩膀抽动的症状,被称为多发性抽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