龅牙是怎么形成的
龅牙的形成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乳牙滞留、颌骨发育异常、牙齿排列拥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正畸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龅牙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若父母存在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等颌面骨骼异常,子女出现类似牙颌畸形的概率较高。这类情况需通过头颅侧位片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骨骼发育状态,成年后可能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咬唇、口呼吸等行为会导致上前牙唇向倾斜。儿童期持续用奶瓶喂养超过3岁可能加重上颌前突。早期干预可通过肌功能训练器纠正异常舌位,配合唇肌训练改善口腔周围肌肉平衡。
3、乳牙滞留
乳牙未按时脱落会阻碍恒牙正常萌出路径,导致前牙区牙齿异位萌出形成龅牙。常见于上颌乳切牙滞留使恒切牙从舌侧错位长出。需及时拔除滞留乳牙,必要时采用间隙保持器为恒牙创造萌出空间。
4、颌骨发育异常
上颌骨过度发育或下颌骨发育不足会造成前牙覆盖过大,表现为骨性龅牙。青春期生长高峰期可通过头帽、颏兜等矫形装置调节颌骨生长方向,成年后严重骨性畸形需正颌手术调整颌骨位置。
5、牙齿排列拥挤
牙弓长度不足时前牙会代偿性唇向移位以获得萌出空间,形成牙性龅牙。轻度拥挤可采用邻面去釉创造间隙,中重度拥挤需拔除前磨牙后通过固定矫治器内收前牙。
预防龅牙需从儿童期开始定期口腔检查,3岁后应戒除安抚奶嘴等不良习惯,替牙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咬合诱导。已形成龅牙者需根据类型选择干预方式,佩戴矫治器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食用粘性食物防止托槽脱落,正畸治疗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维持疗效。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牙槽骨健康,避免单侧咀嚼导致颌骨发育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