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淋病奈瑟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属于奈瑟菌属,专性需氧生长,对干燥、高温和消毒剂敏感。该菌主要侵犯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反应。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5天,男性常见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和排尿疼痛,女性多表现为宫颈分泌物增多或无症状携带。实验室诊断依靠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或核酸扩增检测。该菌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导致青霉素耐药,目前一线治疗多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盆腔炎、附睾炎等并发症,孕妇感染还可导致新生儿结膜炎。
预防淋病需坚持安全性行为并使用避孕套,避免多个性伴侣,确诊后应同时检测梅毒和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患者须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日常注意外阴清洁但避免过度冲洗,内衣裤需高温消毒,治疗后1周应复查病原体。出现尿道刺激症状或异常分泌物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购买药物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重复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