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骨折怎样治疗方法
尾骨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尾骨骨折通常由跌倒、撞击、分娩创伤、骨质疏松、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1-2周,使用中空坐垫减轻局部压力。避免久坐、骑车等增加尾骨负荷的活动,建议侧卧姿势睡眠。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
3、物理治疗
伤后48小时可开始局部冰敷,72小时后改用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恢复期采用热敷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每日1-2次,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骨痂形成。
4、手法复位
对于明显移位的骨折,需由骨科医师进行直肠内手法复位。操作时患者取膝胸卧位,医生戴手套经直肠对骨折端进行推挤复位。复位后需复查X线确认对位情况。
5、手术治疗
严重移位或合并神经损伤者需行尾骨切除术。采用腰麻或全麻,经会阴或骶尾部入路切除骨折段,术后留置引流管24-48小时。该术式可彻底解决顽固性疼痛但可能影响盆底肌功能。
尾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增加腹压。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小鱼干等食物,配合维生素D含量高的香菇、蛋黄等。康复阶段可进行提肛训练和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若出现持续肛门坠胀感或排便困难需及时复查CT排除血肿压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