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缓解腰疼的小窍门

2735次浏览

缓解腰疼可通过热敷、调整姿势、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腰疼可能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腰肌筋膜炎、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热敷

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腰部,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热敷适用于因受凉或肌肉劳损引起的腰疼,但对急性外伤或炎症期腰疼不适用。

2、调整姿势

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能减轻腰椎压力。坐立时腰部应挺直,可在腰部垫靠枕支撑;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睡觉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在两膝间夹枕头,仰卧时在膝下垫薄枕。长期姿势不良易导致腰肌劳损和腰椎退行性变。

3、适度运动

腰背肌锻炼能增强腰椎稳定性,推荐游泳、小燕飞、五点支撑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动作。急性期疼痛需暂停运动,慢性腰疼患者每周锻炼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4、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炎症性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适用于肌肉痉挛引起的腰疼;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5、物理治疗

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疗法能减轻神经根水肿和肌肉粘连。牵引治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增大椎间隙减轻压迫。推拿按摩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物理治疗通常10-15次为1疗程,对慢性腰疼效果显著。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和突然转身动作,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避免空调直吹。长期伏案工作者可使用护腰支撑,但连续佩戴不宜超过2小时。若腰疼伴随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严重脊柱病变。饮食中适当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腰疼。

相关推荐

感冒了下面有分泌物怎么回事
感冒后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与免疫力下降合并感染有关,常见原因有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生理性分泌物增多、尿道感染或宫颈炎等。建议观察分泌物颜色、气味变化,若伴随瘙痒、灼痛需及时妇科就诊。
白带腥臭味是什么原因
白带腥臭味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异物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低压低是怎么回事呢
低压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手术去眼袋是怎么回事
手术去眼袋通常由遗传因素、皮肤松弛、脂肪堆积、年龄增长、用眼过度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内切法、外切法、激光辅助、射频消融、眶隔脂肪释放术等方法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危险
血小板减少的后果是出血的危险性增加.一般而言,在血小板功能正常情况下,出血的危险性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100xl09/L时,一般无出血的危险,甚至外科手术时也无出血的危险,血小板数5xl09/L时就具有明显的自发性严重出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