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过后腿肿是转移吗
化疗后腿肿不一定是癌症转移,可能是化疗副作用、淋巴回流障碍或深静脉血栓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铂类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或引发过敏反应,导致下肢水肿。这种水肿通常对称出现,伴随皮肤紧绷感,停药后多可缓解。淋巴系统受损是另一常见原因,尤其是妇科肿瘤或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盆腔放疗联合化疗后,可能继发淋巴水肿,表现为单侧腿围渐进性增粗,皮肤橘皮样改变。
深静脉血栓形成需高度警惕,肿瘤患者本身处于高凝状态,化疗可能加重血栓风险。突发单侧腿肿伴疼痛、皮温升高时,应紧急排查超声。极少数情况下,盆腔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能压迫静脉导致腿肿,但通常伴随体重下降、影像学可见占位病灶。癌症骨转移本身很少直接引起水肿,除非转移灶压迫神经血管束。
患者应每日测量腿围并记录变化,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穿着医用弹力袜前需排除血栓,饮食注意低盐高蛋白,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若水肿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呼吸困难,须立即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增强CT。医护人员会评估水肿程度分级,必要时使用利尿剂或抗凝治疗,淋巴水肿患者可转诊至专业康复科进行手法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