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中耳炎怎么治
小孩中耳炎可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置管术、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小孩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肥大、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生活护理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内。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有助于缓解疼痛。调整睡姿,将患耳朝上侧卧,减轻耳内压力。哺乳期婴儿应避免平躺喂奶,防止乳汁反流至咽鼓管。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
2、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伴有鼻塞时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洗鼻腔。渗出性中耳炎可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3、鼓膜穿刺
适用于鼓室内积液压力较大引起剧烈耳痛或听力明显下降时。在无菌操作下用穿刺针经鼓膜前下象限刺入鼓室,抽取积液缓解压力。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该操作可快速缓解症状,但可能需重复进行。
4、鼓膜置管术
针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在全麻下于鼓膜放置通气管,维持中耳通气引流。置管后需定期复查,防止通气管堵塞或脱落。避免游泳或潜水,沐浴时用耳塞防护。通气管通常保留数月,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自行脱落。
5、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或听骨链破坏时,需手术修复鼓膜及听骨链。术前需控制感染,术后防止污水入耳。手术可改善听力并减少复发,但需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求。伴有胆脂瘤者需彻底清除病灶,防止颅内并发症。
家长需观察孩子有无抓耳、哭闹、发热等表现,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急性期应减少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听力,学龄儿童要注意教室座位安排。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避免二手烟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