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cin什么意思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低热、乏力等轻微不良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不良反应通常短暂且可自行缓解。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或触痛,一般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37.2-38.5摄氏度的低热反应,伴有轻微头痛或肌肉酸痛,这些症状多在48小时内缓解。少数人可能感觉疲倦、食欲减退,这些全身反应通常程度较轻,无须特殊处理。
极少数接种者可能对疫苗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或面部肿胀,通常在接种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情况极为罕见。既往有疫苗过敏史或对酵母过敏的人群风险相对较高。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接种部位化脓或全身皮疹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
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以监测急性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揉搓注射部位。出现低热可多饮水并注意休息,局部红肿可用干净毛巾冷敷。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联系接种单位或前往医院就诊。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无须特殊用药处理常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