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症状有哪些
出血热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肤黏膜出血点、低血压休克等。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
1、发热
出血热早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3-7天。发热多伴有畏寒、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双峰热,即发热1-2天后体温下降,1-2天后再升高。
2、头痛
头痛是出血热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前额或全头持续性胀痛,程度较重。头痛常伴有眼眶痛、腰痛等三痛症状。头痛可能与病毒血症、颅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3、肌肉酸痛
患者常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腰背部、腓肠肌最为明显。肌肉酸痛可能与病毒血症、肌炎等因素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等表现。
4、皮肤黏膜出血点
病程3-5天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多见于腋下、胸背部、软腭等部位。出血点呈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严重者可出现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5、低血压休克
部分患者在病程4-6天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休克期持续1-3天,是出血热最危险的阶段,需及时救治。
出血热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预防出血热的关键是防鼠灭鼠,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在疫区工作或生活时可考虑接种出血热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