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会引起青光眼吗
白内障可能引起青光眼。白内障发展到中晚期时,可能因晶状体膨胀或移位导致房角关闭,从而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时,体积可能增大并向前推挤虹膜,使房水流出通道受阻。这种情况多见于皮质性白内障肿胀期,患者会出现眼压急剧升高、眼痛头痛、视力骤降等症状,属于眼科急症需立即处理。另一种情况是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液化渗漏可能引发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表现为慢性眼压升高和视野缺损。
部分患者本身存在浅前房、窄房角等解剖结构异常,白内障进展会加速房角关闭。此外白内障术后也可能因炎症反应、黏弹剂残留等原因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但多数可通过药物控制。临床数据显示,白内障相关青光眼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相对较高,与眼球结构特征有关。
建议白内障患者每3-6个月进行眼压和房角检查,出现视物模糊加重伴眼胀时应及时就诊。日常避免在暗环境下用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升,减少咖啡因摄入。术后患者需按医嘱使用抗炎眼药水,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压及眼底情况。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眼底照相,早期发现晶状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