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咽颊炎疱疹
咽颊炎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退热镇痛、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咽颊炎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接触传播、口腔卫生不良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病毒感染是咽颊炎疱疹的主要病因,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或泛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使用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
2、局部护理
口腔疱疹破溃后易继发感染,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儿童可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以温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退热镇痛
发热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咽痛明显者可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4、营养支持
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避免酸性果汁刺激溃疡面。
5、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者可考虑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或脾氨肽冻干粉调节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流行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
咽颊炎疱疹恢复期需保持居室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患儿玩具、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痊愈后更换牙刷,避免病毒潜伏。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如南瓜粥、土豆泥等易消化食物,两周内避免过硬、过热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复诊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