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的区别是什么
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伴有剧烈瘙痒,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其发病与组胺释放有关,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物理刺激。过敏性皮炎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症状为皮肤干燥、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多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过敏原长期接触相关。荨麻疹的皮损具有游走性特点,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而过敏性皮炎常伴随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治疗方面,荨麻疹以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为主,严重时需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过敏性皮炎则需要长期使用保湿剂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
日常护理中,荨麻疹患者应记录发作诱因并避免接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过敏性皮炎患者需建立规律保湿习惯,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选择无香料护肤品。两种疾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系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