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力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心力衰竭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严重贫血、心律失常、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多汗、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并治疗。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孕期感染、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有关。患儿通常表现为口唇青紫、呼吸急促、活动耐力下降。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症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重症需手术矫治。
2、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后胸闷、乏力、心跳过快。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严重者需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3、严重贫血
长期重度贫血会导致心脏代偿性扩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心率增快。需补充铁剂如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必要时输血治疗,同时加强含铁食物摄入。
4、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诱发心衰,患儿可能出现突发心悸、晕厥。急性发作时可尝试冰敷面部,长期治疗可选用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部分需射频消融手术。
5、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这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疾病,病因不明,多见于婴儿期。特征为喂养困难、体重不增、肝脏肿大。需长期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卡托普利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心脏移植。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尿量及呼吸频率,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剧烈哭闹。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但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若出现拒食、嗜睡等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