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痛什么原因引起的
脚背痛可能由足部外伤、肌腱炎、痛风性关节炎、足底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皮肤发红等症状。
1、足部外伤
足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脚背软组织损伤或骨折。急性期会出现皮下淤血、按压疼痛,严重时伴随行走困难。需通过冰敷缓解肿胀,限制活动并使用弹性绷带固定。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畸形,需就医排除骨折。
2、肌腱炎
长期跑步、穿不合脚鞋具可能引发趾长伸肌腱炎,表现为脚背中部牵拉痛,晨起或运动后加重。超声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更换缓冲鞋垫、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3、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跖趾关节,常见夜间突发剧痛伴皮肤发亮。需检测血尿酸水平,急性期可服用秋水仙碱片,缓解期需长期口服非布司他片控制尿酸。
4、足底筋膜炎
足弓结构异常或过度负重会引发筋膜牵涉痛放射至脚背。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可通过足底拉伸训练和使用矫形鞋垫改善。顽固性病例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5、腰椎间盘突出
L4-L5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足背,常伴小腿麻木。磁共振能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腰椎牵引缓解,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穿高跟鞋,选择有足弓支撑的运动鞋,运动前后充分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痛风患者需限制高嘌呤饮食。若疼痛伴随发热、皮肤溃烂或持续加重,应及时进行X线、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夜间疼痛明显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但禁止自行使用镇痛贴剂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