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到骨头怎么办
伤到骨头后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处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骨骼损伤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限制患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采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绝对卧床。儿童骨折需家长监督制动时间,通常需要2-6周。
2、冷敷处理
损伤48小时内用冰袋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可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缓解肿胀疼痛。皮肤感觉异常者需家长测试温度,防止冻伤。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镇痛,伤科接骨片促进愈合,碳酸钙D3片补充矿物质。病理性骨折需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破坏,利塞膦酸钠片调节代谢。
4、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采用超短波改善血液循环,超声波促进骨痂形成,红外线缓解肌肉痉挛。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每日1次,10-15次为疗程。
5、手术治疗
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移位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钛合金钢板或髓内钉固定。关节内骨折可能需关节镜辅助复位,术后配合持续被动活动训练。
恢复期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足量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上肢骨折可从手指屈伸开始,下肢骨折先做踝泵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监测骨密度。避免吸烟饮酒,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