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切胆囊息肉后几天可以锻炼

61605次浏览

胆囊息肉后几天可以运动?现在一般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很快,一般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恢复正常饮食。半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活动就可以了。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胆囊息肉的运动治疗方法。

1、胆囊息肉的运动治疗方法:端坐在床沿上或椅子上,臀部着座1/3,两腿分开,双手按揉小腹,做深呼吸1 次,呼吸结束时,上身前俯,头部低于双膝,同时,双手紧按小腹;使横隔膜上升,将肺内余气尽量排出;双手放松,头,引颈前伸,缓缓做深吸气,并慢慢将上身抬起,恢复原坐姿;慢慢呼气,同时将头及上身再慢慢下俯,尽量将余气排出。如此反复进行,共做 8~16次。结束后,站立,双腿交替抬高若干次,再做7-8 次下蹲动作,即可收功。

2、胆囊息肉的运动治疗方法:自然站立,先迈左足向左前方,斜行进身,重心移于左脚;两手握空拳向左侧,自下向上呈半月、形摆动,右足跟随左足在后,脚尖着地,稍停,稳住身形。迈右足向右前方,斜行进身,两手如前向右侧自下而上半月形摆动,左足跟随右足之后,同样脚尖着地。如此左右反复进行。进身时,要塌腰下劲;以前足领,后足随之,踩蹬而行进其身势。反复行10~ 15分钟。

专家提醒:我们的患者在面对病情时,不要太恐慌,要保持乐观的心情面对一切,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的几大危害是什么
胆囊息肉是胆囊粘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容易引起突起性病变的疾病,早期的时候症状并不是太明显,因此这种疾病也是比较难发现的。慢慢地患者会感到右上腹部不适,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息肉,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胆囊息肉应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可以延缓胆囊息肉生长,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在治疗时应辨证施治。根据胆囊息肉的证候,一般可将胆囊息肉分为四型,即肝胆气滞型、肝胆湿热型、血瘀内阻型和肝肾阴虚型。
胆囊息肉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
胆囊息肉患者饮食中应选用含有脂肪较少的食物,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在40克以下。富含脂肪的食物会促建胆囊收缩,刺激胆囊壁,促进胆囊息肉继续增生。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而植物油脂是有助于胆汁排泄的,可以适量选用。
02:41
如何确定胆囊息肉的分期
胆囊息肉在医学上没有像肿瘤一样严格分期,目前临床检查是通过胆囊息肉生长部位、形态、血供、大小判断是否接近治疗需求。如果胆囊息肉比较靠近胆囊管开口处,可能像结石一样形成梗阻、造成疼痛,这种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息肉比较大,或者短期内生长速度快,应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息肉超过一厘米,有可能进入易癌变期。如果胆囊息肉出现了宽基底,也就是胆囊壁局部有所增厚,或者息肉从B超上看有异常的血流,这种情况下,癌前病变可能性加大,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很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言,它都是一个良性疾病,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检查身体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对于胆囊息肉样这种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对于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的,我们需要做的定期的随访观察,多长时间,一般我们建议病人在半年左右要做一次B超。而对于那种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我们需要做一个外科手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直径大于一公分的息肉,它是有可能会癌变的,对于手术前已经怀疑有可能有癌变的这种胆囊息肉,我们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进行一个快速的冰冻病理的一个检查,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如果这个息肉已经癌变了,那么手术方式也要进行一个相应的调整,只进行一个胆囊切除,并不能满足一个根治性手术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个胆囊床肝组织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一个清扫,这样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情况下,这个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6

49712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很多人会误把病变和癌变画等号,那么英文的病变相对应的单词是lesion或pathologicalchanges,而癌变是cancer。两者的含义是完全不一致的,病变所包含的疾病范围远远超过癌变,那么胆囊息肉样病变根据其性质主要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良性的或非肿瘤性的胆固醇性息肉。看到胆囊息肉样病变这样一个诊断,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胆囊上长的是肿瘤。往往绝大多数都是不发生癌变的胆固醇结晶,需重视的是其中有发生腺瘤或潜在癌变的这种单个大息肉的可能,对于这样的潜在癌变的腺瘤性息肉,要积极的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24

60713次收听

患了胆囊息肉算是严重吗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查体的时候会发现胆囊息肉,那么由于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不具有癌变的风险,只是胆固醇在胆囊壁的结晶,因此呢,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并不严重,只需要控制饮食当中胆固醇的摄入,保证饮食结构合理,定期检查,注意维护胆囊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了。真正需要干预的或者是警惕的胆囊息肉,是指那些容易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往往为单发,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生长较快,附着的胆囊壁有可能会出现增厚,碰到这种情况的腺瘤性息肉;一旦达到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则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以减少其发生癌变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1

63095次收听

02:10
胆囊息肉怎么引起的
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往往是和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或比例失调,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形成的多发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具体形成的原因不清楚,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及息肉的大小、形态、基底是否有血流,来判断其有无发生癌变的风险,那么炎性息肉是由于长期慢性的胆囊炎特别是胆囊结石刺激以胆囊壁内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病变!那么,无论是哪一种息肉,我们的建议都是要通过检查来确定其胆囊息肉的性质,并通过动态监测来观察其变化情况,对于有症状或者是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高膳食纤维是最有可能导致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的原因。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清楚。年龄因素被认为是引起胆囊息肉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50岁以上的人群,以前患过胆结石的人最有可能患胆囊息肉。胆囊息肉被描述为胆囊壁上的息肉样病变,通常在超声检查或胆囊切除术后偶然发现。它是一种异常细胞的生长,从胆囊内壁突出。胆囊中发现的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通常为小于1厘米的小息肉,并且是非肿瘤性的。然而,较大的息肉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胆囊息肉大小通常是癌症存在的标志:直径小于1厘米的胆囊小息肉通常是良性的,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直径大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更有可能是恶性的。大于1点8厘米的胆囊息肉很有可能是恶性的。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27

50119次收听

02:45
胆囊息肉原因有哪些
胆囊息肉与胆汁酸分解代谢能力以及胆囊里生长具有恶变潜质的与变化有关系。胆囊息肉主要的病理类型有两个:一个是胆固醇息肉;一个是腺瘤样的息肉。胆固醇的息肉形成主要可能跟胆囊内对胆固醇,包括胆汁酸的分解代谢能力有关系。而腺瘤样的息肉本身可能是胆囊里生长的具有恶变潜质的一类病理变化,所以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并不是特别的明确,也没有办法去控制胆囊息肉的发生,以及控制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所以能做的在发现胆囊结石以后进行一个密切的监测和随访,发现胆囊息肉短期之内有明显的增大,直径超过一公分,就需要尽早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
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疾病,现在患病率大概在5%左右。这种息肉大部分是通过体检发现的。我们很多朋友并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体检了以后超声医生会告诉他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看到这种结果一般心里都比较着急,因为他们认为息肉样病变有可能会恶变。这个地方也告诉大家,胆囊息肉应该还是一种良性的疾病,生了胆囊息肉以后该如何治疗。他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个数不一样,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超声提示你胆囊是多发的,小的息肉,比如说息肉有2到3个毫米,这种息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良性的,恶变的风险非常小,这种息肉可以采取动态观察定期复查的方法,如果一定要治疗,我们可以吃一些调节胆汁代谢的药物,比如说熊去氧胆酸,外科或者消化科用的都比较多,如果你有胆囊炎症疼痛的表现,也可以加一些消炎利胆片这样的药物。当然了,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大,超过一个公分,然后增长比较快,或者它的基底部比较厚,这样的胆囊息肉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又分两大类型,一种就是连胆囊带息肉完整的切除,一种方法一般是针对个头比较大的这种息肉,一般我们外科认为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一个公分,这种息肉的恶变风险就很高了,这个时候大夫会建议做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就在全麻下做腹腔镜的一个胆囊切除,这个也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在肝胆外科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恢复非常快,一般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和饮食了,另外有些地方也在开展保胆囊的息肉切除术,这种针对的息肉个头不是特别的大,没有恶变的风险,这个时候有些病人特别想希望保留胆囊,也可以采取切开胆囊把息肉切除,再把胆囊缝上的这种方法,这样也是在腹腔镜全麻下完成的方法。所以胆囊息肉的治疗总的来讲包括保守治疗,吃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包括胆囊切除的胆囊息肉治疗,还有一种保留胆囊的胆囊息肉切除术。
语音时长 02:40

2019-12-20

61872次收听

02:40
胆囊息肉手术住院几天
如果是使用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一到三天即可出院。如果是开腹手术,一般一周左右出院。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手术后需要有两周左右的休息时间,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恢复时间有所不同,可延长或缩短。脑力劳动者或工作轻松的患者,在术后两周左右即可开始工作。对于体力劳动者或工作量较大的患者,术后一般需要休息一个月左右。对于年纪较大或症状严重的患者,休息时间应酌情增加,且术后一周必须卧床休息,注意少食多餐,限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03:14
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囊息肉是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临床上叫做胆囊息肉样变。胆囊息肉有不同类型,第一种,真性息肉,胆囊壁、胆囊粘膜形成炎性息肉;第二种,腺瘤样息肉,胆囊壁上突起实性结构。腺瘤或腺肌症、炎性息肉,增大发生恶变。胆囊单发息肉逐渐增大,需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早期胆囊结石是胆囊内的胆固醇成分呈过饱和状态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贴附在胆囊壁。
胆息肉是什么病
胆息肉也就是指胆囊壁中突出的息肉,虽然会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但是一般还是良性的比较常见,这种疾病的出现与胆结石和胆囊炎,这些常见的胆道疾病也是有关系的,其中肥胖的人群和高血脂症的人更容易出现胆息肉疾病。
胆囊息肉并不可怕
胆囊息肉(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PLG)大多数没有症状,85%是通过例行体检才发现的。现代人本来就怕查出点什么问题,一旦查出有胆囊息肉就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那是因为人们对胆囊息肉的不了解而无端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