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近端骨折该如何治疗
腓骨近端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腓骨近端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保持患肢制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若出现固定松动或皮肤压迫症状需及时调整。拆除外固定后需逐步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存在骨质疏松时需联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开放性骨折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手术治疗
移位明显或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术式包括腓骨髓内钉固定术、钢板螺钉固定术等。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2周拆线后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术后6-8周复查确认骨折愈合后可取出内固定物。高龄患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可能需延长固定时间。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首先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非负重训练,每日3组每组10-15次。2周后增加坐位提踵训练,逐步过渡到扶墙站立训练。6周后经医生评估可开始部分负重行走,配合超声波或红外线理疗促进骨痂形成。康复期间出现肿胀疼痛需立即暂停训练并冰敷。
5、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蛋白质粉有助于骨痂形成。多食用西蓝花、芥蓝等富含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限制浓茶咖啡摄入以免影响钙质吸收。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需维持低盐饮食。
腓骨近端骨折恢复期间需避免患肢过早负重,行走时建议使用拐杖分担体重。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进度,若6周后仍无骨痂形成需考虑植骨手术。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感觉,出现麻木发凉需排除血管神经损伤。保持均衡饮食配合适度康复训练,多数患者3-6个月可恢复日常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