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RPR是什么
梅毒RPR是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主要用于筛查梅毒感染。该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反应素抗体辅助诊断梅毒,需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如TPPA确认结果。
RPR试验是梅毒筛查的常用非特异性检测方法,其原理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后,人体会产生针对心磷脂抗原的反应素抗体。该抗体在活动期梅毒患者血液中浓度较高,但也可出现于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因此存在假阳性可能。检测结果通常以滴度形式报告,滴度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如治疗后滴度下降4倍以上提示治疗有效。RPR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梅毒感染,因早期感染或晚期潜伏梅毒可能出现阴性结果。
确诊梅毒需结合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如TPPA或FTA-ABS试验。这两种检测针对梅毒螺旋体特有抗原,特异性较高,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临床中常将RPR与TPPA联合使用,前者用于筛查和疗效监测,后者用于确诊。对于高危人群或疑似神经梅毒患者,还需进行脑脊液检测。所有阳性结果均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梅毒筛查建议在高危性行为后4-6周进行,此时抗体浓度可达检测水平。确诊患者应规范完成青霉素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RPR滴度至转为阴性或维持低滴度。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共用注射器具,妊娠期梅毒筛查可预防先天性梅毒发生。若出现硬下疳、皮疹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