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从哪里获取
自体脂肪通常从腹部、大腿、臀部等脂肪堆积较多的部位获取。脂肪移植手术中常用的供区主要有腹部皮下脂肪、大腿内侧脂肪、臀部深层脂肪、上臂后侧脂肪以及腰背部脂肪。
1、腹部皮下脂肪
腹部是自体脂肪移植最常用的供区,该部位脂肪细胞体积较大且分布密集,脂肪存活率相对较高。取脂时多选择下腹部脐周区域,此处脂肪层较厚且纤维间隔较少,通过负压抽吸或手工抽取均可获得较完整的脂肪颗粒。需注意避免损伤腹直肌前鞘及腹膜,术后可能出现局部淤青或轻微凹凸不平。
2、大腿内侧脂肪
大腿内侧脂肪具有代谢活性低、血供丰富的特点,移植后更易建立新生血管。该区域脂肪质地细腻均匀,特别适合面部精细填充。取脂时需避开大隐静脉走行区域,采用低负压细管径抽吸可减少创伤。术后需穿戴塑身裤防止血清肿形成。
3、臀部深层脂肪
臀部深层脂肪属于代谢惰性脂肪,移植后体积保持率较高。该部位脂肪细胞富含干细胞,有利于移植区组织再生。取脂时需要区分浅层脂肪与深层脂肪,过度抽取可能导致臀部轮廓变形。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久坐压迫供区。
4、上臂后侧脂肪
上臂后侧脂肪适用于小剂量填充需求,如手部年轻化治疗。该部位脂肪颗粒较小但纤维组织较多,需经过精细过滤处理。取脂时要注意保护桡神经浅支,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感觉减退。
5、腰背部脂肪
腰背部脂肪适合联合腹部取脂时补充获取,该区域脂肪质地较硬且含有较多纤维隔。取脂时需要保持吸脂针平行于皮肤表面,避免损伤竖脊肌筋膜。术后需加强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形成。
脂肪获取前需进行全身评估,优先选择脂肪稳定性好且不影响形体美观的供区。术后应保持供区清洁干燥,穿戴弹力塑身衣6-8周促进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肿胀加重。取脂区可能出现暂时性麻木感,通常3-6个月逐渐恢复。若出现持续疼痛、皮肤凹陷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