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属于萎缩吗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可能因恶病质等因素出现萎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心脏萎缩通常与长期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或肿瘤消耗有关。
晚期癌症患者常伴随恶病质状态,机体因肿瘤消耗导致蛋白质和能量代谢异常,心肌组织可能逐渐萎缩。这种萎缩属于继发性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活动耐力显著降低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可见心脏体积缩小、心室壁变薄,但需排除其他心脏疾病。部分消化道肿瘤或头颈部肿瘤患者因长期进食困难,心脏萎缩概率更高。
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心脏可能因积液或药物影响呈现假性增大,或维持正常体积。某些分泌型肿瘤可能通过激素作用导致心肌肥厚而非萎缩。接受大剂量蒽环类化疗药物的患者可能出现心肌损伤但未必伴随体积缩小。存在慢性贫血或感染的患者心脏可能出现代偿性扩大。
建议晚期癌症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功能变化。营养支持治疗对预防恶病质相关心脏萎缩具有重要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医疗营养品。对于已出现心功能不全者,需由肿瘤科与心内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谨慎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心血管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