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活检是什么东西
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肝功能损伤情况及是否存在肝硬化等并发症。需要治疗的乙肝类型主要有病毒活跃复制且肝功能异常、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或失代偿期、乙肝相关肝癌、妊娠期高病毒载量乙肝、合并其他器官损害的乙肝。
1、病毒活跃复制且肝功能异常
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超过2000IU/ml且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时,通常提示病毒活跃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复制。
2、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或失代偿期
肝脏已出现纤维化或结节性改变的乙肝患者,无论肝功能是否异常均需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可能仅表现为门静脉增宽、脾脏肿大,失代偿期则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除抗病毒治疗外,可能需联合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纤维化药物。
3、乙肝相关肝癌
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对于甲胎蛋白升高或影像学发现肝内占位的患者,在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的同时必须持续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比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等,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4、妊娠期高病毒载量乙肝
孕妇乙肝病毒DNA超过2×10^5IU/ml时,在妊娠24-28周起需使用替诺福韦酯等妊娠安全B类抗病毒药物,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分娩后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5、合并其他器官损害的乙肝
乙肝病毒可引发肝外损害如肾炎、血管炎等。当出现蛋白尿、关节痛、皮肤紫癜等症状时,需在抗病毒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
乙肝患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超声等指标,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饮食宜选择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等,适量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出现明显乏力、黄疸或腹胀时应立即就医,所有抗病毒药物均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