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检查能查出什么
肛门检查能查出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常见肛肠疾病,还可发现直肠肿瘤、肛门周围脓肿等病变。
1、痔疮
肛门检查可观察到内痔脱出或外痔隆起,伴有便血、肛门瘙痒等症状。轻度痔疮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改善,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肛裂
检查可见肛门后正中线纵行溃疡,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便后滴血。急性期可用硝酸甘油软膏缓解括约肌痉挛,慢性裂口需行肛裂切除术。
3、肛瘘
可触及皮下条索状瘘管,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确诊后需行瘘管切开术或挂线疗法,避免反复感染。
4、直肠息肉
指检可发现柔软肿物,肠镜能明确大小和形态。直径超过5毫米的腺瘤性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预防癌变。
5、直肠肿瘤
可触及质硬肿块,表面凹凸不平伴指套染血。需结合肠镜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早期肿瘤可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出现便血、肛门坠胀感持续2周不缓解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