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怎么治疗
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需立即就医并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补液纠正脱水、胰岛素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该症通常由严重高血糖、脱水及渗透压失衡引发,表现为意识障碍、极度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
1、紧急补液治疗
快速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或半渗盐水是首要措施,需根据患者血钠水平调整液体类型。补液速度初期需较快,后期根据血压、尿量等指标调整。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心肺功能,避免心力衰竭或脑水肿。
2、胰岛素控制血糖
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血糖下降速度需控制在每小时50-70毫克/分升,避免血糖骤降导致脑水肿。当血糖降至250-300毫克/分升时,可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3、纠正电解质紊乱
重点关注血钾水平,即使初始血钾正常也可能在胰岛素治疗后迅速降低。需在心电监护下补充氯化钾注射液,维持血钾在4-5毫摩尔/升。同时监测血钠、血镁等其他电解质,必要时补充硫酸镁注射液。
4、并发症防治
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针对可能出现的急性肾损伤,需控制补液速度并监测肾功能。若出现癫痫发作,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
5、病因及诱因处理
积极控制感染等诱发因素,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对于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者,需协同相关科室处理。长期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脱水的药物如SGLT-2抑制剂。
患者出院后需严格监测血糖,每日测量4-7次并记录。饮食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分5-6餐少量多餐。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高糖饮料。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2500毫升,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从低强度散步开始。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功能,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以备紧急情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