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白茅根功效与作用
芦根和白茅根均具有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咳嗽、水肿尿少等症状。
1、芦根功效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其清热生津作用显著,适用于热病伤津导致的口渴咽干,可单用煎汤或配伍麦冬、天花粉等药物。芦根还能清泄肺热,改善肺热咳嗽、痰黄黏稠症状,常与桑白皮、黄芩同用。芦根具有利尿作用,对湿热引起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有一定缓解效果。
2、芦根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芦根含有多糖、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其利尿机制可能与调节肾脏水通道蛋白有关,临床可用于辅助治疗轻度水肿。芦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外用可缓解皮肤热毒疮疡。
3、白茅根功效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性寒味甘,归心肺膀胱经。其凉血止血功效突出,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鼻衄、咯血、尿血等症状,常配伍侧柏叶、小蓟等药物。白茅根还能清热利尿,对湿热黄疸、水肿腹胀具有改善作用。其生津止渴效果适用于热病后期阴伤烦渴。
4、白茅根作用
白茅根含有芦竹素、白茅素等活性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利尿作用较芦根更强,可通过抑制肾小管钠重吸收促进水分排出。动物实验显示白茅根提取物具有保肝作用,能降低转氨酶水平,临床可用于肝炎辅助治疗。
5、配伍应用
芦根与白茅根常配伍使用,二者协同增强清热利尿功效。对于急性肾炎水肿,可配合车前子、泽泻加强利水效果。治疗肺热咳血时,可联合桑白皮、地骨皮增强凉血止血作用。二者煎汤代茶饮能缓解暑热烦渴,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使用芦根或白茅根时需注意体质辨证,虚寒体质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腹泻。鲜品用量一般为30-60克,干品15-30克,建议煎煮30分钟以上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日常可搭配梨皮、甘蔗等制作养生茶饮,避免与辛辣燥热食物同食。出现持续高热、严重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单纯依赖草药治疗。储存时应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