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冒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儿感冒可能由病毒感染、环境温度变化、接触传染源、免疫力低下、鼻腔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鼻腔清洁护理、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病情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清涕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干扰素α2b喷雾剂,同时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洁鼻腔。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发现发热立即就医。
2、环境温度变化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冷热交替易引发打喷嚏等感冒前驱症状。应将室温维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0%-60%,避免直吹空调风。穿着厚度适宜的纯棉衣物,睡眠时加盖轻薄的透气毯。
3、接触传染源
家庭成员呼吸道感染时,可能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患儿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表现。建议感染者佩戴口罩,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小儿伪麻美芬滴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免疫力低下
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时,可能加重感冒症状。建议母亲加强营养摄入,必要时添加乳铁蛋白粉。对于配方奶喂养儿,可选用含核苷酸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帮助建立肠道免疫屏障。
5、鼻腔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鼻道狭窄,分泌物易堵塞导致呼吸不畅。可用婴儿专用吸鼻器配合生理盐水软化分泌物,哺乳前15分钟操作效果最佳。避免使用成人鼻通类药物,防止黏膜损伤。
新生儿感冒期间应保持每天8-10次母乳喂养,少量多次补充水分。睡眠时抬高头部15度缓解鼻塞,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润。所有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禁止自行服用退热药或抗生素。若出现拒奶、嗜睡、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养育者手卫生,感冒流行季节避免带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