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针灸什么穴位
心绞痛针灸治疗常用穴位主要有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郄门等。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不可自行尝试。
1、内关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灸内关穴有助于缓解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悸等症状。该穴位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心绞痛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内关穴常作为主穴之一。针灸该穴位时需注意消毒,避免感染。
2、膻中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针灸膻中穴能够宽胸理气,对心绞痛引起的胸痛、气短有缓解作用。该穴位为任脉要穴,主治心胸疾病。针灸时一般采用平刺法,深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心绞痛发作时按压该穴位也可暂时缓解症状。
3、心俞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针灸心俞穴可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是心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针灸时需注意体位,避免刺伤肺脏。心绞痛患者常伴有心俞穴压痛,针灸后可减轻相关症状。
4、厥阴俞
厥阴俞穴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灸该穴位可通调心脉,缓解心绞痛。厥阴俞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背俞穴,主治心胸疾患。针灸时多采用斜刺法,深度不宜过深。该穴位对心绞痛伴随的心悸、气促有改善作用。
5、郄门
郄门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灸郄门穴可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疼痛。该穴位为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治疗急性心痛的要穴。针灸时需准确定位,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心绞痛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学习按压该穴位的方法。
心绞痛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遵医嘱服用药物。如心绞痛症状加重或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