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质疏松的症状
更年期骨质疏松的症状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易骨折、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骨质疏松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质流失加速、骨代谢失衡等因素有关。
1、腰背疼痛
更年期女性常出现持续性腰背酸痛,疼痛可能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久坐或久站后加重。这与椎体骨小梁结构破坏、承重能力下降有关,严重时可能伴随夜间疼痛加剧。
2、身高变矮
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会出现身高缩短现象,通常每年降低1-3厘米。多发性椎体变形可能形成驼背,胸腔容积缩小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3、易骨折
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为桡骨远端、股骨颈和椎体。骨折愈合缓慢,二次骨折风险显著增加,这与骨密度低于2.5个标准差直接相关。
4、关节僵硬
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感明显,活动后稍缓解。关节周围骨质流失导致力学结构改变,可能合并退行性关节炎,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5、活动受限
因疼痛和骨折风险,患者常主动减少体力活动。长期活动不足又加速肌肉萎缩和骨量丢失,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需借助助行器移动。
建议更年期女性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质和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选择低强度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出现持续骨痛或身高骤降时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或雷洛昔芬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脉冲电磁场等物理疗法改善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