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肠检查吐血拉血怎么回事
吐血拉血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炎、消化道肿瘤以及痔疮出血等。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胃溃疡
胃溃疡出血多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胃黏膜损伤。典型表现为呕咖啡渣样物或鲜红色血液,伴随上腹灼痛、黑便。需通过胃镜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抑酸护胃,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止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易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突发大量呕鲜血伴休克症状。急诊需静脉输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注射用醋酸奥曲肽,配合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治疗。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食物划伤血管。
3、急性胃炎
酒精、应激或药物刺激可导致胃黏膜急性糜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便潜血阳性。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硫糖铝混悬凝胶,出血量大时需静脉补液。呕吐物带血丝时建议暂禁食,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4、消化道肿瘤
胃癌、结肠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可引发出血,多为间歇性黑便或便中混血,可能伴随消瘦、贫血。确诊需依赖胃肠镜及病理活检,早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晚期可联合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
5、痔疮出血
内痔黏膜破损表现为便后滴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可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便秘者需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反复出血或血栓性外痔需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出现呕血或便血后应立即平卧并禁食,记录出血量及颜色,保留呕吐物或粪便样本供医生参考。检查前6-8小时需空腹,胃肠镜可能需提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恢复期饮食应从米汤、藕粉等流食开始,避免辛辣、坚硬及过热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