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依据包括血压水平、心血管风险评估、靶器官损害评估以及合并症情况。治疗策略需结合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血压水平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依据,根据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高血压分为不同级别。一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二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三级高血压指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血压分级越高,治疗紧迫性越强。心血管风险评估需要关注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异常、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因素。靶器官损害评估涉及心脏、脑血管、肾脏、视网膜和血管等器官的功能和结构检查。合并症情况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降压目标值和药物选择。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土豆等有助于血压控制。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体重使体质指数保持在24以下,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和长期精神紧张。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