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中耳炎的手段有哪些
检查中耳炎的手段主要有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鼓室图检查、颞骨CT扫描等。中耳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耳镜检查
耳镜可直接观察外耳道和鼓膜状态。急性中耳炎可见鼓膜充血肿胀或穿孔伴分泌物;慢性中耳炎可能显示鼓膜增厚、钙化斑或永久性穿孔。检查时需注意有无胆脂瘤或肉芽组织增生。
2、声导抗测试
通过测量中耳对声波的传导阻力判断功能状态。B型鼓室图提示中耳积液,C型可能为咽鼓管功能障碍。该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价值较高,可评估鼓室压力及镫骨肌反射。
3、纯音测听
检测气导和骨导听力阈值。传导性耳聋表现为气骨导差扩大,多见于积液或听骨链病变;混合性耳聋提示可能合并感音神经性损伤。测试需在隔音室内进行,儿童需配合行为测听。
4、鼓室图检查
采用226Hz或1000Hz探测音评估中耳系统顺应性。平坦型曲线提示中耳积液,负压型与咽鼓管功能不良相关。高频探测音对婴幼儿中耳功能评估更准确,可辅助判断积液黏稠度。
5、颞骨CT扫描
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听小骨、乳突气房等结构。适用于怀疑胆脂瘤、骨破坏或颅内并发症者。可观察到鼓室软组织影、听骨链侵蚀、半规管瘘等特征性改变,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确诊中耳炎后应避免用力擤鼻及污水入耳,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儿童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避免长期积液影响语言发育。化脓性中耳炎需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滴耳液。反复发作者建议检查鼻咽部排除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必要时考虑鼓膜置管术。日常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